语言选择: 中文版 line 英文版

新汶矿业以矸换煤发展绿色经济--益大风机(山东)有限公司-益大风机(山东)有限公司

 “十二五”时期“绿色发展”将成为一种趋势。我国正努力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,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,向“绿色增长”模式转变将势在必行。新汶矿业,一个以“绿色开采”为使命的企业,在创新发展的进程中,充分放大绿色效应,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,追求绿色增长。

  以矸换煤,赢在起跑点上

  在新汶矿区“矸石不升井、矸石山搬下井”已成为现实。据了解,新矿老区11对生产矿井经过多年开采,目前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,老区可采储量还剩2.88亿吨,其中,“三下一上”(建筑物下、水体下、铁路下、承压水上)压煤量2.3亿吨,占可采储量78%,这个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,整个矿区平均服务年限将只有10年。

  2007年以来,为盘活这部分资源,新矿集团通过研究探索和实施“以矸换煤”开采方式,老矿区每年可多回收煤炭200万吨,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,相当于在不投资的情况下新建一个大型矿井。

  截至目前,新矿集团已形成六种“以矸换煤”成套技术工艺,适用于综采、高档普采、炮采等多种开采方式。13个生产矿井推广应用了以矸换煤工艺,停运12座矸石山同时,建设了5个“井下洗选厂”,实现了井下矸石“不转移、不升井、不上山”,老区矿井中以矸换煤产量占到回采煤产量的20%。

  据介绍,新矿集团以资源高效回收和释放“三下压煤”为主攻方向,将绿色开采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煤炭开采全过程,不断完善充填系统、改进技术工艺,扎实推进“以矸换煤”工作,完成以矸换煤量260万吨,采用先进的矿用风机,同比增加55万吨,增幅27%。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以矸换煤工作将完成煤炭开采规模1500万吨/年,盘活资源总量2.3亿吨,采区平均回采率90%以上,以矸换煤总量1200万吨,煤矸石利用总量1500万吨的规划指标,让新矿集团真正地赢在了起跑点上。

  绿色转型,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

  “十一五”期间,新矿集团完成节能量40.25万吨标煤,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2.53万吨标煤;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15%;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5%,SO2排放量下降48%,COD排放量下降23.7%。一串完美的数字,使之成为国家能源局全国节能试点两家企业之一,被国家环保部授予“国家级生态示范”矿区。

  在节能减排管理方面,新矿集团率先在全国煤炭行业编制完成了节能减排管理标准、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,从源头、目标、过程、考核、改进、创新等方面入手抓起,对节能减排实施全过程、全方位控制。与此同时,率先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源管理师制度建设,组织有关专家对矿井、电厂等35个单位开展了能源审计,145人取得山东省能源管理师资格证书。

  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,新矿集团建成了全国第一座超低浓度瓦斯发电站。赵官能源规划建设4台500kW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,一期两台发电机组于2010年2月5日开始运行。同年2月,水煤公司先后安装7台500kW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。两矿累计抽采瓦斯8283.14万立方米,累计发电量1780万kWh。与此同时,创新开发应用了“工业和民用高效煤粉锅炉”。据介绍,高效煤粉锅炉是替代原煤散烧、水煤浆锅炉、矿用通风机、油气锅炉的理想选择,热效率可达90%,实现节煤30%以上。

  在开展环境生态治理方面,2011年10月新矿集团被国家环保部授予“国家级生态示范”矿区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集团共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资金6.6亿元,完成治理项目267项,全面完成了省、市政府下达的电厂脱硫和废水减排任务。组织推进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。目前已有集团总部和11对生产矿井、4个地面单位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已有22个单位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,3个矿井获得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。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联系人:李经理

手机:13793313126

电话:0533-6820280

邮箱:chuanyi99@126.com

地址: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吴家工业园